【青春之声】 (149) 贫困只是纸老虎 富强才是将来时   

信息来源:经管学院    作者:秦佳欣 浏览次数:   发布日期:2021-10-17
 

   精准扶贫、脱贫攻坚已经深入人心,但提到国际消除贫困日,可能大多数西农er会有些许迷茫。一九九二年,为引起国际社会对贫困问题的重视,动员各国采取具体扶贫行动,宣传和促进全世界的消除贫困工作,联合国将十月十七日定为国际消除贫困日。

2020年,中国如期消除了绝对贫困,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。自中共十八大以来,中国平均每年有1000多万人脱贫。深山里再也没有爬天梯上学的孩子,村落里再也没有屋漏偏逢连夜雨的叹息,人家里再也没有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苦闷,卧榻上再也没有小病从医、大病从死的忧郁......

这样看来,仿佛国际消除贫困日在中国已经成为了对过去的致敬,失去了原本的价值。但封闭半封闭的地理环境、不完善的基础设施、文体医疗工作的不足、脱贫群众对扶持政策的过分依赖等因素,都导致了返贫问题的严峻性。而脱贫摘帽不是终点,是新生活、新奋斗的起点。因而,一面是防止返贫,一面是乡村振兴,未来的路道阻且长。

回顾脱贫攻坚的历史,几代西农er在其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。无论是在合阳、镇巴、城固、紫阳等贫困县布局建设的26个产学研一体化扶贫示范推广基地,还是为陕西全省56个贫困县提供科技扶贫的技术保障,这在全国的高校中都是罕见的成绩。

在全面小康的奋斗路上,西农er发挥学科优势和它的***************优势,深入开展大规模定点扶贫工作。因为西农清楚自己的使命,也明白国家寄予的重望。来到西部,就要扎根黄土。农林院校,本就是为民而生,自当为民而兴。

身处西部的西农,其本身,就肩负着建设西北的重任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,粮食是基础的基础,农业也是产业扶贫、消费扶贫工作的重要一环。毫无疑问,西部并非合适的产粮区,而优质的种源就显得极其重要。同时由于土质、气温、降水等自然环境问题,西部曾经的贫困人口和如今的易返贫人口都只多不少。新时代的西农er,身上的担子足够的重,身前的路也足够长。

今天的中国,还有部分种源依赖国外进口,良种培育仍迫在眉睫,乡村振兴的号角依然吹响,知识改变乡村方是捷径。这都需要新时代青年,都需要西农er们的努力!

或许一个人的力量不够强大,但若能够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,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,推动历史向前发展,也是幸事。加油吧,西农er!





编辑:秦佳欣     终审:陈怀祥